扬子零度角 | 黄紫昌登陆苏超为何赢得满堂彩
上周末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 “苏超”)的赛场上,曾让江苏球迷彻夜难眠的 “新生代” 球员,重新代表家乡球队站在比赛草坪,球衣背后 “黄紫昌” 三个字被汗水浸得发亮。没有质疑、没有争议,有的只是所有球迷跨越城市的欢呼,以及对球员 “回家” 的集体认可。
苏超接纳黄紫昌的底气,藏在那些看得见的规则里,裹着他与常州的十年缘分。
2025 年苏超竞赛规程里早已明确,“现役职业球员需满足户籍、学籍或连续 3 年居留条件,每队限报 3 人。” 这一规则对所有球队一视同仁,为比赛搭建了标准化的 “竞技场”。
对黄紫昌而言,“符合规则” 也并非刻意适配。自少年时在常州求学,这座城市见证了他从校园球员到职业选手的蜕变,其身份证属地、长期学籍均完美契合准入要求。“他的回归不是特权,因为他本来就该在这里”,常州球迷的话更道出其中关键 —— 苏超的准入制度早已形成成熟框架。哪怕是南通队珂缔缘青训球员、南京队杨笑天与戈伟等前中超球员的参赛,也同样基于同一套规则。
当所有球队都在同一套规则下竞争,职业球员的加入便不会引发公平性质疑,反而成为提升联赛观赏性的有益补充。换句话说,是苏超 “无外援、无天价转会费” 的模式,让足球回归了竞技本身,也为黄紫昌的登场铺平了道路。
比赛当天,扬子晚报 / 紫牛新闻记者在社交媒体公布黄紫昌即将首发的消息后,获赞最多的一条留言便是 “江苏的孩子回家了”。说穿了,黄紫昌的苏超之旅,无论是对常州球迷还是对江苏球迷来说,本质上就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情感回归。
在常州队的阵容中,秦一帆、张睿等多名球员与他同出自常州市 97/98 年龄段梯队,主教练樊毅更是当年指引他成长的恩师。这种源自青训时期的深厚情谊,让黄紫昌在采访中不断感慨 “回家的感觉真好”。
而对于更多的江苏球迷而言,黄紫昌的出现则承载着一段属于江苏足球辉煌记忆的延续。2018 赛季,这位年轻小将以 5 粒进球 3 次助攻的表现斩获中超最佳新人,随江苏苏宁队问鼎中超冠军,被几乎所有球迷视为江苏足球的未来与希望。如今,“江苏队” 的名号虽暂别中超赛场,但这更使得黄紫昌在苏超的亮相,成为了 “江苏的孩子回家了” 的情感寄托。
更重要的是,黄紫昌在比赛中展现出的职业球员素养以及与儿时伙伴并肩作战的默契配合,也让球迷看到了足球最本真的模样 —— 无关商业价值,只关乎热爱与归属。
苏超刚刚在网络上火出圈的时候,有人说,一场靠 “玩梗” 爆火的业余足球热度不会长久。但如今的苏超已临近常规赛收官,依然火爆的球市与极高的关注度都在证明,苏超能够吸引人们的不仅仅是 “玩梗”,更是靠草坪上那些真实的瞬间和那些为了城市荣誉拼尽全力的人。
在苏超的舞台上从不缺多元力量。既有退役后重返的职业老将,也有珂缔缘青训培养的年轻球员,更有外卖小哥、大学生等业余爱好者。不同背景的人因热爱相聚,让苏超跳出 “秀场” 定位,成为纯粹的竞技 “战场”。
黄紫昌的回归也恰好成为了苏超魅力的缩影。他的进球与配合,既展现职业球员的功底,又融入本土球队的协作。而这些再加上南通队凭青训稳居榜首、南京队靠新老组合驰骋赛场等景象,都让苏超用最朴素的方式证明,足球的激情从不取决于商业包装,而在于那些为热爱奔跑、为家乡拼搏的真实瞬间。
黄紫昌登陆苏超所迸发出的欢呼,本质是就人们对 “纯粹足球” 的集体共鸣 —— 足球不该有那么多复杂的东西,只要有奔跑、有热爱、有回家的感觉,这就够了。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