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训练师 Chris Brickley 做客篮网球员小迈克尔 - 波特主持的播客节目《Curious Mike》,二人谈及湖人球星勒布朗・詹姆斯的敬业精神时,小波特结合亲身见闻与队友分享,直言这位 40 岁老将的职业态度与生涯韧性堪称传奇。
“奥斯汀 - 里夫斯说过他试图在一场比赛前比勒布朗更早抵达球馆,结果勒布朗还是比他到得更早。” 小波特以里夫斯的经历为例,揭开了詹姆斯赛场准备的细节 —— 这位湖人核心会在赛前 4 到 5 小时就进驻球馆,远超联盟多数球员的备战节奏。这一说法与詹姆斯本人及训练师的披露高度吻合:他曾在播客中提到,晚间 7 点开赛的主场比赛,自己会在下午 2 点半前抵达球馆,先完成冰水浴、投篮训练,再通过按摩与拉伸激活身体,整套流程环环相扣;而 Brickley 更补充,即便非比赛日的训练,詹姆斯也会提前两小时到场,8 点的训练 6 点便开始拉伸、腰腹训练与力量训练,二十余年未曾改变。
“就好像他把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奉献给了要成就一番伟业。” 小波特对此感慨不已。在他看来,这种极致投入并非短期作秀,而是贯穿职业生涯的常态。里夫斯在新秀赛季曾多次尝试 “早于詹姆斯到馆”,即便将抵达时间提前至下午 1 点半(针对晚间 7 点半的比赛),仍发现詹姆斯的车早已停在停车场,最终不得不承认 “无法超越”。这种近乎苛刻的自律,支撑着詹姆斯在 40 岁的年纪仍保持巅峰状态 —— 上赛季他场均贡献 25 分 7 篮板 7 助攻,而乔丹在同龄的奇才时期场均仅 21.2 分,且未带队进入季后赛。
谈及篮球史上永恒的 “勒布朗 vs 乔丹” 争论,小波特提出了关键视角:“到了某个时候,他们就必须考虑到生涯长度的因素。这一点真的不可思议。” 数据佐证了他的观点:詹姆斯已征战 22 个赛季,35 岁后仍能交出场均 25.3 分 7.8 篮板 7.5 助攻的表现,还曾率队夺冠并当选 FMVP;而乔丹的 15 个赛季中,巅峰期集中在公牛时代,35 岁后状态明显下滑。在 Brickley 眼中,这种差距源于詹姆斯对身体的科学管理与持续投入:“他 40 岁还能留在联盟,说他自律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从里夫斯的 “早到挑战”,到赛前 4-5 小时的备战流程,再到横跨二十余年的巅峰续航,小波特的讲述串联起詹姆斯敬业精神的不同侧面。正如他所言,这种将职业追求融入日常的态度,不仅激励着队友,更成为詹姆斯在历史地位争论中独树一帜的核心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