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NBA 的赛场上,大多数控球后卫在防守时主要针对对方后场球员,这是较为常规的防守对位策略。不过,诸如拉梅洛・鲍尔和卢卡・东契奇这类身材高大的后卫,通常会由具备内外线防守能力的侧翼球员来负责盯防。


洛杉矶快船队在上个赛季采用的并非传统的位置防守策略。克里斯・邓恩和小德里克・琼斯轮流对对方的超级巨星展开防守,而伊维察・祖巴茨的任务明确且单一:全力封锁内线。


如此策略之下,詹姆斯・哈登在防守端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他常常要面对在某些方面比他更具优势的球员,其中在篮板球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场景出现在上赛季季后赛快船对阵丹佛掘金的第 4 场比赛中,身为 11 次入选全明星的哈登,被迫留在场上,目的是阻止阿隆・戈登获得补篮得分的机会。哈登身高 6 英尺 5 英寸(约 1.96 米),体重 220 磅(约 99.8 公斤),但让他在防守时去和像戈登这样运动能力爆棚的大个子拼抢篮板,确实存在一定风险,而那场比赛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


尽管在这场比赛之后,快船队在系列赛中仍有机会获胜,但哈登在防守中出现的这种不适应状况,促使球队总裁劳伦斯・弗兰克决心引进一位顶级的后场篮板手。约翰・科林斯最终成为了快船队的理想人选,在其职业生涯出战的 472 场比赛中,科林斯场均能够贡献 8.1 个篮板,他的到来无疑将在防守端为哈登提供极大的助力。


有了约翰・科林斯坐镇内线,新赛季詹姆斯・哈登将能够更加从容地去防守那些与自己体型、力量相当的球员。虽然哈登相较于大多数控球后卫,在身体强度上更具优势,但他并不适合去限制大前锋发挥其专长。阿隆・戈登在比赛最后时刻的补扣,间接推动了洛杉矶快船队从犹他爵士队交易得到约翰・科林斯。倘若当时科林斯在场上,他很可能会直接将尼古拉・约基奇投出的三不沾球收下,从而为快船队锁定一场对系列赛走向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胜利。可惜的是,当时哈登未能阻止戈登完成那记补扣。


当科林斯进入首发阵容后,哈登可以在泰伦・卢的区域防守体系中,更多地处于体系的前半部分,例如在 2 - 3 联防中发挥作用。这正是哈登所擅长的领域,作为近期入选 NBA 最佳阵容第三阵容的后卫,哈登能够轻松地对对手的投篮进行干扰,而科林斯这位毕业于维克森林大学的优秀球员,则可以专注于争抢每一个篮板,为球队稳固内线防线 。